皖江工学院霍里山校区图书馆焕新亮相——从空间重塑到文化弘扬的华丽转身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皖江工学院霍里山校区图书馆经过全面改造升级,现已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
一楼大厅书展
创意学习空间—功能性与舒适性并重
改造后的图书馆,其设计理念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创新与实用并重。内部结构则更加注重开放性与互动性,书架排列灵活多变,既适合个人沉浸式阅读,也便于团体讨论与分享。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还增设了多个功能区。考研自修室是专为考研、考公的学生设置的,它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熟悉的座位上安心学习。自然科学阅览室、社科阅览室配备了相关专业的书籍,便于学生使用阅览。教师阅览室专门为教师们提供学习研究的空间。学术研究区则提供了更加适合团队合作的环境,满足深层次研讨的需求。报刊阅览室订购了4.6万册期刊,为师生提供前沿信息等。
一楼书库
二楼期刊阅览室
三楼教师阅览室
四楼自修阅览室
五楼考研自修室
管理与服务—贴心的全方位升级
在机构设置方面,图书馆设立了5个具有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功能的专门机构,分别是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信息技术部、综合办公室、特藏与学科服务部,旨在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系统升级是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图书馆引进了新一代超星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资源信息掌上阅读的便利化。该系统还能实时更新图书流通状态,有效预测和平衡图书供需关系,提升图书利用率和读者满意度,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日常检索资料的需求。
技术层面的升级最令师生好评点赞。全馆覆盖高速网络,让读者随时随地畅游信息海洋。自助打印系统“窝趣云打印”、自助借还书机、座位预约系统和门禁系统的引入,大大方便了同学们学习,提升了学习效率。而最令广大师生好评的,莫过于座位预约管理系统的设置,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即可提前锁定心仪的位置,让广大师生不再“白跑”。
此外,馆内还特设了休闲咖啡区,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也能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图书馆官网
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
“窝趣”云打印机
库迪咖啡店
个性化阅读区—是阅读更是“悦读”
改造工程特别注重空间的多功能性与灵活性,随处可见的阅读区,不拘泥于桌子椅子,墙边、楼梯上也可以阅读。旨在通过物理环境的改变,促进人与人、人与知识之间的连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休闲阅读区配备了舒适的沙发和茶几,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墙边的阅读区
天井阅读区
楼梯阅读区
绿地阅读区
魅力“特藏馆”—传承文化的殿堂
闻天书苑(红书房)特藏馆和水科技特藏馆作为皖江工学院图书馆特色藏馆也已经开放供师生阅读学习。特藏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为主题,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指示精神、满足师生需求的红色文化殿堂。馆内藏有2000余册红色经典文献,通过终端检索可便捷查找;红色文化展示区用珍贵照片和文物展示张闻天革命生涯;其独特空间布局涵盖张闻天作品、红色图书展示区及书法音乐艺术区,融合艺术与红色文化。集收藏、研究、传播于一体,诚邀师生前来参观学习以传承发展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生辉。
闻天书苑(红书房)特藏馆
水科技特藏馆藏有5000余册图书,是我校展示水利成果、传承水文化与科普的关键阵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其目标是成为水利专业的场景式教科书与教学实践“第二课堂”,特色为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馆内呈“四区一心”布局,阅览查询区提供文献服务与特色数据库;展览展示区分厅展示水利文献等成果;研讨交流区助力学术活动;沉浸式体验区用VR技术呈现水利魅力;水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文理融合研究。馆内珍藏彰显生态理念与国家重视的图片,是师生及读者探索水科学、弘扬水文化的重要平台。
水科技特藏馆
新改造的图书馆,不仅是皖工文化的新地标,更是皖工师生心灵的归宿。它见证了知识的迭代与传承,也预示着未来学习的无限可能。在这里,每一本书、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对知识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知识殿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编辑:石鑫宇 预审:汪军瑶 高红 审核:沈筱华
- 上一条我校与河海大学签订教育合作协议2025-09-17 16:57:44
- 下一条警校携手筑防线,反诈知识入人心 ——皖江工学院2025级新生“反诈第一课”安全知识讲座在郑蒲港校区成功举办2025-09-17 16:57:44